close
心血管病,心律,帕金森病,病情,患者

提問: 帕金森的病人什么時候開始吃藥合適呀 問題補充: 我父親得帕金森的病已經確診了有兩三年之多了,主要癥狀是動作遲緩,胳膊腿腳無力,但散步還可以,頭重腳輕,控制力不太好,檢查大腦CT沒事。 醫生說過吃藥太早不好.最近發現老爸有些嚴重,有時從床上做起都沒力氣還需要人拉起有時還可以,轉身有時也轉不過來,穿衣褲都非常的慢,但飯量蠻好的,吃的挺多的,每天吃的水果、蔬菜等營養還可以!但我想知道現在這種情況適不適合吃藥控制了,有哪位有經驗大師能說明一下呢?在這里表示非常感謝啦~吃什么藥更好一些!! 医师解答: 一、老人長期低血壓或是帕金森病前期癥狀1、帕金森病的前兆,老年人長期處于低血壓、眼睛上下活動有障礙,大多是帕金森病的前兆,應及時就醫。年屆65歲的老人,如果血壓長期在110/50以下,就要警惕可能患上了帕金森病。帕金森病輕則手腳顫抖等,重則導致行動困難、坐輪椅乃至臥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此外,很多人出現嗅覺異常、身體僵硬、走路時手臂不擺動等也是帕金森病的前期癥狀。帕金森病的癥狀主要是因為部分腦細胞退化、缺乏多巴胺引起的,藥物治療只是延緩病情進展,不可能根治,而且病情的各個階段用藥也需要嚴格區別。患病早期癥狀還很輕微時,可以選用維生素B2、維生素E等神經保護類藥物;當病情開始影響日常工作時,功能類似多巴胺的多巴胺能受體激動劑因其副作用較輕,應用較多;藥效較強的左旋多巴類藥物被普遍應用在癥狀逐漸惡化的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2、建議先采取單獨中藥治療的方案如果早期帕金森病人的運動癥狀不明顯,西醫醫生說吃藥太早不好,那么,建議先采取單獨中藥治療的方案。有的病人僅僅靠中醫治療,發病四五年后仍然保持自理能力。中醫藥在改善帕金森病癥狀、延緩疾病進展上有優于西醫之處,與西醫較單一地依靠藥物治療不同,中醫除了用中藥干預治療以外,還能夠采取針灸、刮痧等特色療法對帕金森病病人進行治療,這些外治療法都被證明能夠有效地改善癥狀、延緩病情進展。另外,中醫中藥在治療情緒不穩、低血壓等非運動癥狀上的效果要明顯好于西醫。中醫利用舒肝解郁、通陽氣的藥物可以有效調節病人的情緒,同時避免了抗抑郁的西藥的副作用。對于低血壓的病人,也可以補益陽氣的藥物使其血壓平穩地回升。二、預防心血管病 攸關性命的極其重要事情 1、要想有效地預防心臟病、腦卒中,定期自測血壓是自我保護的最好辦法。 (1)心律不齊,也是疾病的警訊 心臟內的激動或者激動傳導不正常,引起整個或部分心臟的活動變得更快、 過慢或不規則,或者各部分的激動順序發生紊亂,引起心臟跳動的速率或節律發 生改變,就叫“心律不齊”。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病變、心臟衰竭、高血壓、 糖尿病、內分泌疾病、精神疾病等疾病,皆可能有心律不齊的癥狀。 當人體處于心、腦血管病或其它慢性病前期,心血管系統系統會出現心慌、 胸悶、氣短的情況,伴有心律不齊和血壓不穩現象,是身體所發出的警訊。 (2)及時聽取身體所發出的警訊 及早發現慢性疾病的隱患 有條件時,應該配備一臺瑞士保健專家生產的血壓計,作為居家血壓測量時的最佳伙伴。每天定期定時的連續測量血壓,不僅能夠監測自身血壓變化的情況,同時也能 夠監測自身健康情況的變化,并能夠及時聽取身體所發出的警訊。 “帶心律不齊警示功能的全自動臂式電子血壓計”,它擁有世界最優秀的血 壓測量技術。在測量血壓的同時,可正確判讀心跳過慢、心跳過快、心房早搏、 心室早搏引起的心律不齊,并顯示心率不齊警示符號。可在心臟早期出現異常 時,提醒您就醫接受專業診斷,實施相應的治療,為健康爭取時間。 預防心血管病,定期自測血壓是自我保護的最好辦法。衛生部號召:在家定期自測血壓,可以提高治療的主動性。對控制高血壓有積極意義,對高血壓的鑒別診斷,療效評估及心血管病發生危險的預測均有重要價值。 三、防患于未然 為心臟保駕護航 1、心臟疾病 損失巨大 心動驟停,由于突發性,而且20%的人沒有任何先兆,病情發展極快。心臟性猝死無法預測,在我國,每年約有55萬人心臟性猝死。 在醫學上有“黃金四分鐘”之說,要搶救心臟猝死者,必須在最初4分鐘內進行,每延遲1分鐘,生存率即降低10%,如果時間在4分鐘以上,即使把他們搶救過來,患者不是腦死亡就是植物人,超過10分鐘搶救治療,已基本毫無意義。 全國每年約100萬人猝死,多數發生在救護車往醫院路上。即使當救護車在接報后1分鐘內響應,如果遇到路上堵車,到現場時候一般已超過搶救的“黃金時間”,無法提高搶救成功率和生存率。心臟性猝死,搶救成活率達不到1% 心臟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心血管病使許多患者致殘或喪失勞動能力。由于心臟病時常有復發的可能,因此一旦得病對人的勞動能力影響是終身的, 心腦血管病屬于不可以逆轉性疾病,治療花費巨大。無法達到徹底根治,僅僅能夠減輕、緩解病情,延緩病變。患者要終身服藥、定期復查,花費支出龐大。 2、遠程監護心臟 為心臟保駕護航 心臟病具有突發性強的特征。有些癥狀因發作時間短、發作無規律性,往往是患者來到醫院,在做檢查時又捕捉不到心電異常,造成診斷上的困難,而不能得到及時的醫學治療。因失去寶貴的早期診斷搶救時間,而導致死亡。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原因,主要是急性突發事件,其中有超過70%以上發生在醫院之外, 然而,我國現階段對心血管疾病的控制還是以治療性干預為主,甚至是“過度治療”。對心臟進行實時監測和預防性干預仍是一片空白。建立有效的、可以延伸到家庭的救護體系,是提高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的有效途徑。 最新面世的“護心寶”,凝聚了當今最尖端的技術,除具備強大的商務手機功能外,還可以測量血壓、心電和心臟監測。只要30秒,就可簡便地用手機自行采集心電圖,將信號發送到“遠程心電監測中心”,隨時、隨地實現心臟監護。 “遠程心臟監護系統”,將現代醫療技術和先進IT、移動通信技術相結合, 能夠提供實時的遠程心電監測和有效的院前預警。配備專業的診療醫生,為入網用戶的心臟健康保駕護航,為廣大的亞健康人群,為心臟病患者和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提供一個維護健康的最便捷的辦法。在有需要的時候,可以聯系緊急救援。對減少心臟病突發事件,降低傷殘率和死亡率,減少醫療費用,起到積極的作用。 胡大一教授指出:“盡管科學在不斷發展,我們也研發出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產品對抗心血管疾病,但這些先進技術成本很高,無法在許多欠發達國家推廣應用。即使發達國家,在用先進醫學技術治療心血管疾病的過程中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因為再先進的技術和藥品都并沒有減少發病死亡率,都是一種結果的延緩,對患者是痛苦,對社會是負擔。“ 胡教授指出: “10個心肌梗死,有9個是可被預測;6個心肌梗死,5個是可被預防的。” 而日益增多的循證醫學證據表明,通過采取簡易可行、價廉和有效的措施如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主要的心血管危險因素(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和吸煙)可預防心肌梗死和腦卒中,可顯著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我們必須早日有的放矢地改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不僅可盡早降低日后發生心血管病的幾率,更可以節省不必要的醫療開支,減少疾病的痛苦和患者家庭的負擔。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預防心血管病等慢性病,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投資。我國醫學專家洪昭光教授說過:“花一快錢預防,可以節約8.59元的治療費用,可以節約100元的搶救費用。” 預防心血管病,是攸關性命的極其重要事情。如果您需要詳細資料,可發郵件與我聯系。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lyas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